印象派的画作您或许看过,但3000平场地,4层楼高的投影,走入画作之中,这样沉浸式地观看印象派作品,您体验过吗?
近期,Lume Melbourne就为大家组织了这样一场感官盛宴,带您穿越回19世纪波西米亚风格的巴黎和法国乡村~
时间:Now - Feb 2, 2023
地点:THE LUME Melbourne, 5 Convention Centre Place, South Wharf, Melbourne
提前做功课,观展更享受~❤ 关于莫奈和印象派,有哪些需要提前了解一下的呢?快来跟极地一起看看吧:
1. 奥斯卡-克劳德·莫奈(Oscar-Claude Monet,1840年11月14日-1926年12月5日)的家乡是法国巴黎,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与创始人之一。
莫奈
2. 莫奈十分擅长光与影的表现,是其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。作品中少有特别明确的阴影或平涂式的轮廓线。
3. 莫奈喜欢使用室外光线和到户外写生。他意识到光线、时间、观察位置等因素对色彩的影响。所以他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同一主题或地点在不同季节、时间、天气下的样貌。
比如其代表作《睡莲》,既是一个作品,也是一个系列,有上百张作品。
4. 莫奈认为物体的色彩离不开光线的作用,因此他喜欢不在调色板上调色,而是直接把颜色分布在画布上进行调和。
5. 莫奈刚出道时,是以画漫画起家的。
6. 莫奈的作品《干草堆》在2019年被拍出1.107亿美元的高价,是印象派当时拍出价最高的画作。
7. 莫奈是位高产的画家,其常见的代表作包括:《日出·印象》、《翁费勒的塞纳河口》、《睡莲》、《圣日尔曼·卢昂大教堂》、《穿绿衣的女士——卡美伊》、《圣拉查尔火车站》、《野罂粟》等。
《干草堆》
8. 莫奈不仅画睡莲,还种睡莲。1893年,莫奈在其庄园建造了一个日式花园,里面的池塘种满了各色睡莲。池塘上是日式的拱桥,池塘边种有柳树和灌木。这些都能从他在花园中的玻璃房画室中看到,以便他观察和创作。
9. 莫奈是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粉丝。莫奈的一些作品中便能看到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子。
10. 早年的莫奈经济困难,曾一度想自杀。
11. 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在第二次怀孕期间患病去世,年仅32岁。这给莫奈带来了极大的伤痛。
莫奈在《临终前的莫奈夫人》这幅作品的签名处特意画了一个爱心。而在其与第一任妻子共同生活期间,其作品中也常出现卡米尔和儿子的形象。可见莫奈对妻子的感情之深。
《临终前的莫奈夫人》
12. 莫奈接受过两次白内障手术,导致后来他的视觉异于常人,给他观察和感知色彩带来一定影响。这个时期其作品的颜色比以往更重一些。
13. 什么是印象派绘画?
印象派绘画追求光和色彩的调和,强调人对光影的感觉和印象。它不刻意遵循宗教或历史的陈规,也不崇尚虚无臆想的浪漫主义,不将重点放在写实的描绘上,而将重点放在情感的表达上,成为了19世纪末法国艺术的主流,也对整个西方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14. “印象派”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对莫奈作品的负面评价。
莫奈在创作描绘勒·阿弗尔港清晨的《日出·印象》时,因需在光线变化前的很短时间内完成作品,因而选择不将画面描绘得过于仔细。
快速的作画、凌乱的笔触,这在学院派画家和当时的艺术评论家看来,是很粗糙的表现,于是给出了“印象派”的评价,意为凭印象胡作乱画。但印象派的画家并未抵制这一概念,并将其沿用了下来。“印象派”由此而来。
《日出·印象》
15. 除了莫奈,印象派还有很多代表人物,譬如:
马奈:《女神游乐厅的吧台》《奥林匹亚》等
雷诺阿:《红磨坊的舞会》等
德加:《舞蹈课》等
西斯莱:《鲁弗申的花园小路》等
毕沙罗:《蓬图瓦兹:艾尔密塔日的坡地》等
马奈《女神游乐厅的吧台》
16. 印象派画家追求对光的运用,试验光与色彩的应用,尤其是印象派早期,常常会出入野外、乡村和街头。所以在展览中可能会见到较多这些主题和环境的作品。
17. 印象派绘画虽然强调印象、感觉与情感,但其理念受启发于当时新发现的光学理论,其对光线色彩的试验、环境光感的捕捉,也有较高的科学性。
莫奈花园中的睡莲与拱桥
这样的莫奈和印象派,是不是和你过去所知的有些不一样?Monet & Friends Alive,这样的展览,又是否会给你不一样的沉浸体验呢?
—— The End ——
*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您身边的跨境物流专家与澳洲生活好帮手~
—— 推荐阅读 ——
【中澳线】双11福利升级!免单、限时折扣、领超多好券...省不停
【澳中线】极地经典线寄件指南
印象派的画作您或许看过,但3000平场地,4层楼高的投影,走入画作之中,这样沉浸式地观看印象派作品,您体验过吗?
近期,Lume Melbourne就为大家组织了这样一场感官盛宴,带您穿越回19世纪波西米亚风格的巴黎和法国乡村~
时间:Now - Feb 2, 2023
地点:THE LUME Melbourne, 5 Convention Centre Place, South Wharf, Melbourne
提前做功课,观展更享受~❤ 关于莫奈和印象派,有哪些需要提前了解一下的呢?快来跟极地一起看看吧:
1. 奥斯卡-克劳德·莫奈(Oscar-Claude Monet,1840年11月14日-1926年12月5日)的家乡是法国巴黎,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与创始人之一。
莫奈
2. 莫奈十分擅长光与影的表现,是其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。作品中少有特别明确的阴影或平涂式的轮廓线。
3. 莫奈喜欢使用室外光线和到户外写生。他意识到光线、时间、观察位置等因素对色彩的影响。所以他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同一主题或地点在不同季节、时间、天气下的样貌。
比如其代表作《睡莲》,既是一个作品,也是一个系列,有上百张作品。
4. 莫奈认为物体的色彩离不开光线的作用,因此他喜欢不在调色板上调色,而是直接把颜色分布在画布上进行调和。
5. 莫奈刚出道时,是以画漫画起家的。
6. 莫奈的作品《干草堆》在2019年被拍出1.107亿美元的高价,是印象派当时拍出价最高的画作。
7. 莫奈是位高产的画家,其常见的代表作包括:《日出·印象》、《翁费勒的塞纳河口》、《睡莲》、《圣日尔曼·卢昂大教堂》、《穿绿衣的女士——卡美伊》、《圣拉查尔火车站》、《野罂粟》等。
《干草堆》
8. 莫奈不仅画睡莲,还种睡莲。1893年,莫奈在其庄园建造了一个日式花园,里面的池塘种满了各色睡莲。池塘上是日式的拱桥,池塘边种有柳树和灌木。这些都能从他在花园中的玻璃房画室中看到,以便他观察和创作。
9. 莫奈是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粉丝。莫奈的一些作品中便能看到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子。
10. 早年的莫奈经济困难,曾一度想自杀。
11. 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在第二次怀孕期间患病去世,年仅32岁。这给莫奈带来了极大的伤痛。
莫奈在《临终前的莫奈夫人》这幅作品的签名处特意画了一个爱心。而在其与第一任妻子共同生活期间,其作品中也常出现卡米尔和儿子的形象。可见莫奈对妻子的感情之深。
《临终前的莫奈夫人》
12. 莫奈接受过两次白内障手术,导致后来他的视觉异于常人,给他观察和感知色彩带来一定影响。这个时期其作品的颜色比以往更重一些。
13. 什么是印象派绘画?
印象派绘画追求光和色彩的调和,强调人对光影的感觉和印象。它不刻意遵循宗教或历史的陈规,也不崇尚虚无臆想的浪漫主义,不将重点放在写实的描绘上,而将重点放在情感的表达上,成为了19世纪末法国艺术的主流,也对整个西方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14. “印象派”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对莫奈作品的负面评价。
莫奈在创作描绘勒·阿弗尔港清晨的《日出·印象》时,因需在光线变化前的很短时间内完成作品,因而选择不将画面描绘得过于仔细。
快速的作画、凌乱的笔触,这在学院派画家和当时的艺术评论家看来,是很粗糙的表现,于是给出了“印象派”的评价,意为凭印象胡作乱画。但印象派的画家并未抵制这一概念,并将其沿用了下来。“印象派”由此而来。
《日出·印象》
15. 除了莫奈,印象派还有很多代表人物,譬如:
马奈:《女神游乐厅的吧台》《奥林匹亚》等
雷诺阿:《红磨坊的舞会》等
德加:《舞蹈课》等
西斯莱:《鲁弗申的花园小路》等
毕沙罗:《蓬图瓦兹:艾尔密塔日的坡地》等
马奈《女神游乐厅的吧台》
16. 印象派画家追求对光的运用,试验光与色彩的应用,尤其是印象派早期,常常会出入野外、乡村和街头。所以在展览中可能会见到较多这些主题和环境的作品。
17. 印象派绘画虽然强调印象、感觉与情感,但其理念受启发于当时新发现的光学理论,其对光线色彩的试验、环境光感的捕捉,也有较高的科学性。
莫奈花园中的睡莲与拱桥
这样的莫奈和印象派,是不是和你过去所知的有些不一样?Monet & Friends Alive,这样的展览,又是否会给你不一样的沉浸体验呢?
—— The End ——
*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您身边的跨境物流专家与澳洲生活好帮手~
—— 推荐阅读 ——
【中澳线】双11福利升级!免单、限时折扣、领超多好券...省不停
【澳中线】极地经典线寄件指南